6月13日最新有机硅报价及市场分析

   2024-06-13 IP属地 广东181

6月13日有机硅参考价

专用金属硅:13.5-13.8元/KG

一氯甲烷:2.1-2.3元/KG

DMC:13.4-14元/KG

裂解DMC:12.3-12.8元/KG

国产D4:14-14.8元/KG

陶氏D4:16-17元/KG

品牌107胶:13.7-14.5元/KG

裂解料107胶:13.2-14元/KG

废硅胶:4.2-4.5元/KG

现货生胶:14.3-14.8元/KG

高分子生胶:15.5-16.5元/KG

进口生胶:16-16.5元/KG

国产气相法白炭黑(中低端):18-20元/KG

国产气相法白炭黑(高端):22-24元/KG

进口气相法白炭黑:25-30元/KG

沉淀法白炭黑:6.5-7.5元/KG

低端沉淀胶:13-14元/KG

高端沉淀胶:15-15.5元/KG

普通气相胶:17-18元/KG

主流气相胶:19-20元/KG

普通硅油(国产):13.5-14.5元/KG

大品牌硅油(国产):15.5-16元/KG

裂解料硅油:12.5-13元/KG

乙烯基硅油:主流报15-17元/KG,部分品牌报19-21元/KG

羟基硅油:20-21元/KG


图片



全球有机硅网6月13日讯

监测数据显示:有机硅基本面供应虽有检修表现,但是影响不大,整体继续维持低位,需求受季节性及出口淡季影响表现疲软,下游近期提货积极性下降,叠加成本面支撑力度下降,现货市场成交价格重心走低。目前有机硅市场宏观及盘中金属硅表现欠佳,盘中影响减弱,DMC市场回归基本面盘中弱稳为主。


有机硅圈内突传件大事...外媒消息:当地时间6月12日,欧盟委员会披露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(BEV)征收的临时关税水平。目前电池电动汽车是有机硅下游产品主要消费领域之一,此政策将影响多家混炼胶、硅制品巨头,有人急了。欧盟委员会对三家抽样中国汽车生产商征收的关税分别为:比亚迪17.4%、吉利20%、上汽集团38.1%,中国其他参与调查但尚未抽样的电池电动汽车生产商将被征收21%的加权平均税,中国所有其他未配合调查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将被征收 38.1% 的剩余关税。之前有产业内人士分析,如果加10%,那对国产车出口欧洲基本没什么影响,因为国产车依然有性价比;如果加20%-30%,那会影响一半企业的出口,比如一些高价新势力品牌,直接出口汽车没有价格竞争优势了;如果加40%、50%以上,那都得考虑直接到欧洲建厂了。


新料硅油涨了!据悉,周三头部硅油品牌报价涨了,涨幅100-150元/吨,截至6月12日,国内硅油市场大品牌主流报1.6万+元/吨,中小品牌多报14650-15600元/吨。近期大品牌硅油出口窗口打开,一定程度上内贸货源供应减少。随着海外市场需求的改善,海外硅油库存整体维持去库降至了较低的位置。长期来看,中高端硅油供应端瓶颈仍存,随着全球制造业需求加速复苏,硅油基本面供需格局长期向好。


而裂解料硅油受近期内外价差呈现外强内弱的态势,东南亚裂解厂受益于低端产业转移,量价看好。据悉,国内多家裂解大厂却减停产了!国内裂解料硅油处于“三明治”中间层,左右是难,目前裂解料报12800-13900元/吨为主,消息人士透露一头部裂解厂处于停工状态,有可能永久关停,致电Z老板,其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。进口硅油走势:国内进口硅油市场维稳运行,主流市场牌号价报18500-21500元/吨。市场供需两弱局面持续,需求端化纤、印染、电子、塑料、皮革、橡胶、日化等继续差强人意,短期市场以消化存量为主。


大疆宣布,首次在珠穆朗玛峰南坡地区进行了无人机高海拔运输测试。今年4月,大疆FlyCart 30在航空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,即使在珠穆朗玛峰的极端海拔和环境条件下,也能承载15公斤的有效载荷。测试期间,三个氧气瓶和1.5公斤其他物资可以从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空运到C1营地(海拔约5300-6000米),回程时,无人机可把垃圾运回。这些营地被攀登过程中危险性最高的地段之一昆布冰瀑隔开。虽然直升机理论上可以进行相同的任务,但由于巨大的危险和成本高昂,很少被使用。


乘联会发布2024年5月份国内乘用车销量数据。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生产199.7万辆,同比增长0.3%,环比增长0.5%,较2023年的历史同期高点199万辆高出0.7万辆,创历史新高,其中自主品牌同比提升近两成,合资品牌生产同比下降24%。当月全国乘用车零售171.0万辆,同比下降1.9%,环比增长11.4%;今年以来全国乘用车累计零售807.3万辆,同比增长5.7%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明显恢复态势,5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80.4万辆,同比增长38.5%,环比增长18.7%。


鸿海精密工业提出了向纯电动汽车(EV)和人工智能(AI)用服务器投入力量的方针。鸿海将利用在为美国苹果生产iPhone的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代工模式,在EV领域寻求与日本汽车企业合作。力争提高低迷的利润率,实现再增长。预计今年将与日本两家传统汽车厂商在整车领域展开合作。鸿海首款乘用车“Model C”已于2024年初开始交车,该车的4月销量排在台湾EV市场首位。鸿海预定于2025年上半年量产第2款乘用车“Model B”。



举报收藏 0评论 0
相关节能减排工艺
推荐节能减排工艺
点击排行